摄像人在收音方面应避免这些误区
发布时间:2019-12-20 浏览次数:3252次 来源:
这是一个最初级的误区,更多人都清楚有线和无线不能简单地说一种比另一种好,两者分别适合不同的领域和应用。
.png)
.png)
无线话筒优势:不受束缚,避免了现场电缆的杂乱无章;
有线话筒优势:没有无线技术的干扰、处理、编解码器、声音限制等不稳定因素。
.png)
这个误解也许更为深入人心,事实上在录制对话时,别在胸前只要几百块的领夹式麦克风听起来会比几米开外价值数千元的枪式麦克风好得多。
.png)
我们应花更多时间进行测试,确定麦克风的最佳位置,并形成一套自己的经验,以便在之后的拍摄中能更快找到合适的位置。通常为了使语音更为清晰,麦克风一定是靠近对象比远离对象更好。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细节需也要注意,比如麦克风的极性形式和方位角;麦克风不能距离嘴巴太近,否则你将获得更多的滋声、喷声、呼吸声、或颤抖感。
考虑到大多数枪式麦克风对侧面声音的拾取度较少,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它可以“放大”远处的声音,而忽略了周围的环境。这显然是错误的,它只是拾取声音范围较为集中,并不能对声音进行任何放大。
.png)
这种错误认识甚至让很多人采取了不正确的使用方式。例如在天花板较低的拍摄场景(如室内厨房),从摄像师的角度来看,似乎应该将枪式麦克风吊杆举在天花板附近,向下对准说话者,同时避开镜头以免穿帮。然而如果你这么做,会发现最终的声音质量很可能会令人失望。
.png)
人们常常认为只要电平表显示了正常的信号,就可以进行录音了。摄影机和便携式录音机上的音频表只会显示信号电平,绝不会告诉你录下的音频听起来是否真的不错。你的眼睛监看画面,你的耳朵也应该监听音频,这是识别收音有没有太细、太浑浊、以及有没有混响和失真的唯一办法。
.png)
你应该使用耳机,特别是能隔绝现场声音的头戴式耳机为佳,将其插入摄影机、相机或录音机的耳机插孔监听。如果你的相机没有耳机插孔,你可以买一个带耳机插孔的HDMI转换适配器,插上耳机并连接到相机的HDMI接口就可以监听了。
很多人看电平表都喜欢将其调到尽可能高而不爆的程度,以为这时录制出的声音又响又干净,其实并非如此。
数字录音系统的本底噪声较低,不会产生谐波失真效果,如果将电平调到接近0dB的上限部分,能产生的只有令人不快的失真。因此,在收声录音时最好留出一些余量,最好将其控制在-20到-10dB的平均电平范围内。